首页      教育时评   教育新闻   香江高校   留学资讯      海外生活   八卦校园   考试   留学机构      自考·成考   考研专区   教育人物      培训频道   
  • 昂立教育 
  • 朗阁
  • 光华学院
  •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学院
  • 北京大学上海班
  • 交通大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留学 > 留学资讯 > 正文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时间:2018-06-19 21:52:26    来源:香江教育    浏览次数:    教育首页    我来说两句()

这两天,湖南卫视新上线了一档节目《少年说》。节目组走进了全国12所中小学,在每个学校搭建了一个特别的“勇气台”,鼓励大家来“喊话”。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向谁喊话?

孩子们希望“TA能听见”的那个人。

节目组说,用这种方式是希望孩子们在压抑紧张的学习氛围里,释放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诉求、释放情绪。这同时也给了他们和被喊话对象一次平等交流的机会。

几期节目看下来,虽然孩子们的率真、青春和勇气很打动人,但是看节目的我,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孩子们的父母作为被喊话对象,真的出现太多次了。

有句话叫“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如今,这句话可以原封不动地套在这些父母们身上。

一个呼喊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小女孩,说经常给妈妈打电话她都特别冷漠,更别说陪伴了。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对此家长本人是这么解释的: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还有爸妈为了生意连着错过几次家长会: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家长解释说自己这么忙都是为了孩子: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忙的本质是为了孩子更好的生活本没错,但如果因此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到底是不是本末倒置呢?

和这种对孩子关心太少的父母比起来,另一种管得太多的父母,也让人有点无语。

有个男孩一上台就向他妈喊话:别再给我吃苹果和鸡蛋了!

他说,读小学的时候妈妈要求他每天吃一个苹果,已经吃了2000多个了。上初中又要求每天吃一个鸡蛋,已经吃了500多个了。

然后他说: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而下面这个女孩的痛苦要比鸡蛋和苹果更深刻,她觉得妈妈老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己做比较。她希望妈妈能多看到自己的努力,不要老挂念别人家的孩子。

妈妈的回应是——

你其实很棒,但是你get不到关键……我是让你进步。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全是大道理。

孩子发起了第二轮诉求:那你为什么老打击我,看不到我的努力?

妈妈的回答——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孩子说不是啊!这种打击已经让自己开始否定自我了。

这时候妈妈突然开始谈“承诺”——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看到这里已经完全感觉到女孩说不过妈妈,但她最后又挣扎了一次:能不能别老说我做的不好。

结果,老妈再一次坚持了自己的立场和方法论。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这种一轮轮被敲打回去的窒息感受,让孩子彻底崩溃了,哭着跑下了台。

孩子执着于希望妈妈肯定她的优点,是希望妈妈能真正“看到”她,可惜,把年级第一的“别人家孩子”挂在嘴上的妈妈,根本不明白这一点。

孩子们为什么要把这些话放在节目上说?

这是看完节目之后,我的第一反应。

以前的稿子里,我们和大家分享过日本一档综艺节目里的“天台告白”:孩子们走上天台,向自己喜欢的对象大声喊出告白,甚至校长也出面支持大家。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而这档《少年说》借鉴了这个形式,说的却是完全不同的青春故事——违和的地方也就在这里。

我以为,纯纯的暗恋才是需要鼓足勇气上天台喊出来的,没想到,连不想吃苹果这种事,都需要巨大的勇气才能让父母知道。

还有个孩子说妈妈坚持让他从小练拳击,可他永远是被打的那个,他其实根本不想练拳击、想学街舞,难道他的父母此前一丝一毫都没察觉到他的抗拒吗?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或者说,父母们并不是不知道,而是觉得,孩子不需要有自己的喜好,“我替你决定了就好”、“我是为你好”。

更让人难过的是,大人们不但从前听不到孩子们的心声,在他们已经大声喊出内心想说的话之后,仍然没有打开交流的通道。

甚至,把孩子们传达的渴望,变成自己讲条件的筹码。

因为考试成绩下滑被父母停掉了舞蹈课的女孩,对妈妈喊道:跳舞是我的梦想,我现在很迷茫。妈妈却说,“如果你下次考试能够进全校前100名,就让你继续学跳舞”。

孩子一下子愣住了。她说我做不到,这个要求真的太高了。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差点看哭,这档节目里全是中国式教养的悲哀

 

她请求妈妈把要求降低到前200名,妈妈想了想之后回她“150名”。

这轮讨价还价后,孩子的满足,看了让人眼睛有点发酸。

这感觉太眼熟,仿佛回到我们自己的学生时代。当向父母提出一个希望,他们常常会说“等你这次考试考到全班前十再说”、“测试题都拿到A再说”

用对学业的过多关注,用学习目标达到要求来换取孩子的渴望,这种“有条件的爱”,等长大之后才有感悟。才发现当时的我们和父母,根本就没有站在同一个平等的阶梯上交流。

看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这个妈妈,能够坐下来,好好地和孩子讨论她的人生规划,和她商量跳舞的目标,是不是真的可以坚定地走下去……该有多好啊!

可大多数成人都没有做到。这样的等价交换,在成人的世界里被使用了太多次——

和教练撒娇吵着要吃麦当劳的女孩,教练说“如果你能答应我好好学习,我就带你去”;嬉笑着和隔壁班班主任讨要一包洗衣粉的女孩,老师说“你好好学习我就加倍还给你们班”;打趣老师快点找个男朋友的女孩,老师回了一句“那你中考要考到6个A”……

这种“假装听见”的理解,根本和孩子说的东西不一样。

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不管是抱怨父母关心不够,还是嫌弃父母管得太多,我相信,这些孩子并不是矫情、不知感恩,而是因为,他们和父母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亲子沟通实在太少了。

就像节目里有个女孩说希望妈妈多陪她,妈妈回应的是:妈妈答应你,会陪你做题目。

盯着孩子学习也许是种负责,但是我相信这不会是孩子真正想要的陪伴。

我们一直在说的平等、尊重和接纳,其实还远远不够。

去听听孩子在说什么,去等一等、看看孩子的需求,不要让孩子在成长中遭受更多这种被漠视的伤害,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套用此前一个粉丝给我们的留言:认真做父母,本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部分图片来源:@《少年说》微博)

关键字:
分享到:
责任编辑: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