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首页      国际   国内   社会   军事      台湾   视频   图片   评论      体育   娱乐   财经      房产   家居      旅游   时尚   婚嫁   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汽车 > 汽车资讯 > 正文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 山沟沟诞生的汽车厂!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盏马灯,照亮新中国汽车工业体系之路
时间:2021-08-25 10:53:15    来源:央视财经    浏览次数:    新闻首页    我来说两句()

百年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

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

今日为您讲述“照亮东风汽车的马灯”的故事。

信物名称:马灯

信物传承者:东风汽车

信物年代:1969年

信物印迹:照亮第一代东风人在芦席棚车间里开发制造汽车

信物讲述人:东风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竺延风

东风汽车集团带来的信物是一盏马灯,这是一种能防风雨的煤油灯,以前在贫困缺电的乡村最常见的一种照明工具。50多年前,在东风汽车的初建时期,在那种一无厂房、二无电力的困难面前,东风人就是靠着一盏盏马灯,点燃了艰苦奋斗、敢做善为的创业激情,照亮了一个个临时的工棚,照耀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起步的奋斗方向。

1952年的冬天,筹备长春一汽的方案刚刚敲定,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中国这么大,光一个一汽是不够的,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指示。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当1969年“二汽”开始建设的时候,地点竟选在了陕、鄂、豫、川交界,位于秦岭脚下交通闭塞、人口稀少的十堰。

在山沟里建汽车厂,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尝试,也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在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形势下的现实选择。从它在山沟沟里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一项使命:打造中国最高水平的汽车厂,建立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

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一汽厂长饶斌来了,中国汽车业唯一的学部委员孟少农来了,一汽三分之一的员工从长春来了,全国各地的汽车专业技术人员来了。十万建设大军来到了秦岭脚下的山沟里,高擎的马灯照亮了十堰这个偏远小镇。

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设施的十堰,没有电,照明只能靠马灯。没有厂房,就用干打垒、搭芦席棚的方法建造厂房,一条山沟一个厂。没有住房,建设者们就在干打垒里过渡,先生产后生活。下雨时,芦席棚里也在下小雨。河沟的水位暴涨,人只能站在水里,铺开木板搞设计。在夜晚,他们就提着马灯继续勘察设计,在芦席棚里开发制造汽车。

1970年,在“马灯精神”的照耀下,第一代东风人在芦席棚车间里,靠着双手敲打出了中国的第一辆EQ240型号东风汽车。并于1975年完成了汽车工业体系的建设,将第一代越野型载货汽车,正式投产。

长春一汽结束了中国人不能造汽车的历史,十堰“二汽”则结束了中国人不能自主建立汽车工业体系的历史。在“二汽”的生产线上,无论军用车辆还是民用车辆都硕果累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二汽”成为中国第一家年产突破十万辆的汽车企业。

1992年,被称呼了23年的“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走出这一步,意味着东风汽车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市场经济的潮头,意味着企业即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革。“二汽”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后,变化的不仅仅是名字,更实现了从十堰到襄阳再到武汉的“三级跳”,实现了从大山向大海的跨越,东风汽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虽然诞生于十堰,但东风人从来就没有把目光局限在鄂西北一隅,而是在不断实践着在市场化与国际化的转型:把握住汽车进入家庭的趋势,东风富康成为一个时代的国民车;乘着开放的东风,2003年,东风日产成为当时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跨国合作项目;在整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领域与法国、日本、韩国、瑞典等国家的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成为中国汽车业中国际合作最广泛的企业。

随着产业布局的不断优化,东风汽车集团总部搬至武汉,建成十堰、襄阳、武汉、广州四大基地,形成500千米汽车长廊,累计生产了5200多万辆汽车,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纳税超过5000亿元,是国家投资的300多倍,相当于再造了300个东风。

关键字: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洋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