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时评   教育新闻   香江高校   留学资讯      海外生活   八卦校园   考试   留学机构      自考·成考   考研专区   教育人物      培训频道   
  • 昂立教育 
  • 朗阁
  • 光华学院
  •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学院
  • 北京大学上海班
  • 交通大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考试 > 高考 > 正文
招生公平靠取消“零志愿”还不够
时间:2011-01-24 15:12:10    来源:    浏览次数:    教育首页    我来说两句()

  据《劳动报》1月20日报道,北大、清华在上海招生的分数已甩开复旦、交大30分,复旦和交大的高考状元数已从平均每年2.5位跌至目前的0位……今年上海“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高招“零志愿”政策已对上海高校招收优质生源造成严重影响,更使外地高水平高校因为招不到人连年减少在沪招生计划。

  取消零志愿,对于学校间公平竞争是有利的。然而,在现在的高考录取中,提前录取的不平等思想,何止仅仅存在于零志愿呢?客观而言,目前的分批次、集中录取,就是不平等思想的产物,大学被分为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有的地方还有本科三批)、高职高专批次,按先后依次录取,放在二本录取的,不管怎样,录取到的生源都难以超过第一批。因此,高考招生中学校的竞争,着力点往往不在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服务,而在公关获得更靠前的录取批次,如果学校的录取能提前一个批次,生源就必然好一个档次。所以,近年来,不时可以看到有的高校,高调宣传本校升格“一本录取”、“二本录取”之类。在这样的录取制度中,民办学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高专是最委屈的,他们在本科层次放在最后,在高职层次,也放在最后,还有很多人指责他们总是招不到好生源。

  不仅如此,在自主招生中,提前录取的思想也盛行。一是各校自主招生时间不断提前,有的大学在高三上学期,每年10月份就开始了,后来这一做法被教育部叫停,要求必须放在元旦以后、寒假以后;二是总是想方设法用政策“圈定”部分优秀生源,比如要求这些学生获得学校自主招生资格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承诺报考本校,否则就是不诚信,或者给予这些学生更高的录取优惠,同时要求他们不能再选择其他高校。这些做法,表面上都是学校重视生源,但无一例外地都是利用招生时间、录取政策,限定学生的选择,这是畸形的“抢生源”。

  所以,仅仅取消零志愿是不够的,而应该在高考录取中,逐步取消批次,实现学校和学生不受限的双向选择。从考试公平、学校公平和学生公平出发,可推行“统一考试+学校自主招生”模式,即所有考生参加统一考试,大学基于统一考试成绩,自主接受学生的申请、自主评价并录取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考生可平等申请多所学校,可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真正平等的竞争。其中,统一考试成绩保障基本的公平,学校同时独立接受学生的申请并录取,是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学生可自主报考多所学校,彻底摆脱过去的志愿填报焦虑——无论是等第志愿还是平行志愿,都无法让学生的实力、兴趣、职业规划,做到有机结合。

关键字:录取,学校,学生,自主,生源,志愿,招生,公平,提前,批次,考试
分享到: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