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非行执导的《云南虫谷》上映半个月,豆瓣评分跌至3.6,排片受口碑影响也所剩无几。尽管差评居多,电影票难买,我还是坚持走进了影院。一方面是鬼吹灯这个IP摆在那,不管拍得如何我都有点不太相信会像评分那么糟糕;另一方面,非行一直是很稳步发展的导演,《守望者:罪恶迷途》、《全民目击》我都很喜欢,我也不相信他会拍得如评论那般差。有一句话叫“底子在那儿,能差到哪里去”。
果不其然看过之后,感觉《云南虫谷》评分如此低,差评如此多真是有点冤枉。只能说《鬼吹灯》这个IP过度地拔高了观众特别是书粉们的期待,所谓“希望大,失望大”吧。我不是小说的书粉,但全程都看得很投入,片名出来之前就已经入戏,一直紧张得看到最后。节奏代入感不错,松弛结合,观影体验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但面对现在这种一星满天飞的情形,我也有点纳闷儿,想来我们这种观后不错的感受应该都被那些漫天的书粉差评给淹没了。试想一下,如果《云南虫谷》没有《鬼吹灯之》这个前缀,电影会不会是如今这样一边倒的结果?
应该给敢于尝试的导演鼓励
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好,我们的银幕数已经超过北美,但拍电影仍然是“高危”行业。2018年过亿电影不足百部,多数电影其实都在亏钱。因此多数导演因为现实原因,都在拍自己有把握的类型电影,停留在自己的安全区。所以近几年我们看到了一窝蜂的青春片,一部接一部的喜剧片。
这种情况下,其实非行没必要碰《鬼吹灯》这个IP,拍自己擅长的类型就好了,又轻松又容易赚钱。但转而想一想,这种尝试其实是值得鼓励的。特效始终是国产电影的短板,有胆量的导演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每一次尝试不论市场结果如何,都有可能把中国的电影工业往前推那么一小步,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况且《云南虫谷》真的有那么一无是处的糟糕,在完全糊弄观众吗?我想看过电影的人都应该有所感受,不是的。
每部电影都有好有坏,有优点有缺点,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为什么到了《云南虫谷》这儿,我们就要无限放大它的缺点,却一点都看不到它的优点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它的创作没有完全按照原著走,没有充分展现曲折的剧情吗?这种愤怒已经上升到我们要全盘否定一个作品的所有吗?对于这一点我真的不能认同。我的理解是一部电影能把一个故事讲明白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想想现在有多少电影是我们看完以后还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
电影的创作者有很好的初衷和很认真的态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事情。四年的时间,想想真的不是谁都敢拿出来浪费和挥霍的。当然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俨然不是一部完全填满差评的作品,我们作为观众,对我们自己电影的评价是不是应该更客观宽容一些?这样我们自己的电影是不是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呢?
对工业流程把控娴熟
个人所知,在特效电影里,导演的职能其实已经从传统的把控剧本、给演员导戏变得责任更大、职责更多,更像是把控前期规划和现场拍摄的总工程师。纵观近几年特效镜头多的国产电影,观众往往都是差评居多。凭心而论,这方面《云南虫谷》还算是有非常不错的完成度,特效,音效,音乐都可圈可点。而非行作为一个没有接触过此类题材的导演,能把这类电影拍到这种程度也是让我很意外。
《云南虫谷》最难的是实景和特效相结合,这部分的特效量非常大。比如电影中一行六人初到云南,晚上见到满天的火虫,就是在实景的基础上加特效。因为此类镜头很多,个人了解的知识在开机前导演就要画出详细的分镜图,连同特效总监做出一个大的特效盘并核算成本,之后在拍摄的时候就要严格按照计划来,否则就会造成电影超支。虽然控制成本通常是监制的任务,但显然导演的责任更大。《云南虫谷》有没有超支我不清楚,不过这部分工作完成得确实很不错。电影既保留了云南的地域风貌,同时也具备了探险过程中应有的新奇和诡异,地穴的水洞、悬空的浮岛等场景呈现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每次碰到《鬼吹灯》这种IP,都会遭到原著党不同程度的吐槽,因为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些原著元素的呈现。其实可以理解,因为他们会把电影和小说相互印证,有不相符的就会觉得不满,据说还有书粉把小说各类元素内容下载到的手机上,拿去电影院对照着看电影的。但文字到画面的转换哪有那么容易?电影有制作成本和现有技术水平的制约,只能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开始权衡,说白了就是体现哪些能控制住成本,哪些写上了预算根本完不成,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的范畴。《云南虫谷》中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出现,并参与了和演员之间的打斗,比如水里跳出来吃人的刀齿奎鱼,让玲珑丧命的霍氏不死虫,还有最终的大“BOSS”巨蟒。这部分的特效和模型确实也有不足,特别是在和人的互动上,当然还达不到好莱坞电影那样游刃有余。但在中国电影里,已经很让人欣慰了。纵观整部电影,在特效和超级IP的掌控上非行也算是让人刮目相看了。
剧情代入,酣畅淋漓
写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书粉对我相当不满了,但我只是站在客观角度说这件事这部电影。理解你的“不接受”,也请理解我的“还不错”。我不是书迷,从这个角度单纯论一部电影的话,我对剧情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电影肯定和原著有出入,毕竟电影的篇幅就这么长,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有取舍,但如果因为和原著没有完全相符就迁怒于电影真是有点不公平。毕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电影先用龙骨天书、雮尘珠和后背的鬼眼诅咒图案勾起观众的好奇心,接着由精神病院里的陈瞎子引出悬念。进云南,过水洞,上浮岛,最终到达献王墓,一路闯过刀齿奎鱼、巨型蜥蜴、霍氏不死虫等重重难关,每一段都很紧张也很刺激。主线清晰,剧情酣畅,从看到背上的图案开始就被带入剧情并且一直爽到最后。如此看来,《云南虫谷》在奇幻和冒险两个元素上小编认为是对得起观众的。
《云南虫谷》的结尾,四个人凑齐龙骨天书和雮尘珠,准备再次出发,这应该是给《昆仑神宫》留的悬念。但《龙岭迷窟》去哪儿了,为什么我们先看到的是《云南虫谷》?做了下功课,按道理应该是《龙岭迷窟》《云南虫谷》《昆仑神宫》这个顺序才对,这个我也没想明白,不再猜测赘述。
最后结语
非行原本计划的三部曲,从目前《云南虫谷》的口碑和票房来看,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继续拍下去的动力。是继续前行,把未竟的事业完成,还是放弃追逐的理想和已经付诸的心血,重回舒适区,不再尝试。这真的是一个问题,不仅对导演,对观众也是。如果真的就此结束了,还真挺遗憾的,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做的可圈可点的尝试算是在差评中“流产”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导演敢再做这种大胆的挑战。但如果还继续进行,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在现有的审查制度及各方因素下,是不可能拍出书粉心目中的《鬼吹灯》的,于是还是得继续遭到吐槽和差评。真是妥妥的两难境地,何去何从,不得而知,只能是遗憾惋惜。
?
不过小编还是希望可以继续,毕竟《云南虫谷》里还有很多亮点,很多观众因为差评的先入为主并没有感受到,这类IP改编还是会有更多的上升空间。期待电影人再努力些,我们作为观众再宽容些,也许,这些都是中国电影的机会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