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频道 > 影视 > 电影.MOVIE > 正文
《诛仙I》:有心气,无仙气
时间:2019-09-18 13:37:10    来源:香江娱乐    浏览次数:    娱乐首页    我来说两句()

在这个本以为将会极度拥挤的中秋节小长假档期,随着多部事前被看好的影片选择撤档,最后仍坚守着如期上映的电影结果所剩无几,真人电影更只有惊悚片《巨鳄风暴》、轻喜剧《小小的愿望》,以及仙侠片《诛仙I》三部。其中,从暑假档期跳档到中秋节档期的《诛仙I》,因为有流量明星这一“原罪”,更是一度被认为将步《上海堡垒》的后尘,但后来的票房表现,却是领跑档期里的所有新老影片。

影片当然谈不上“真香”,成片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抓一把,但说影片是纯为“圈钱”而生,恕笔者不能苟同。电影并不是完全没有想法,也时有亮点和灵光闪现。因此,不管对于明星、粉丝、普通观众,还是创作方与投资方,影片都有值得臧否和讨论的空间与必要。

《诛仙I》海报

从观众必然第一眼就会留意到的演员配置和剧作文本来源来看,《诛仙I》确实符合大IP改编+“流量明星”的标准“烂片”配置。但作为一部十年前的网络小说,又有2016年的电视剧《青云志》的“扑街”在前,这一IP早已过了炙手可热的时期,更像是个烫手山芋,看上去有知名度和广泛受众,其实吃力不讨好。至于电影的几个主演,在选角和拍摄时虽然不是“查无此人”,也谈不上有多大的流量——肖战还没有凭借《陈情令》火爆今夏,唐艺昕与李沁都是以电视剧演员而非电影演员作为职业主方向。至于通过《创造101》出道的孟美岐,是选秀节目里的“顶流”,但并不见得能为电影“带货”。

和《上海堡垒》六年前就开始筹备和选角不同,《诛仙I》是2018年下半年才定下角色和开始拍摄,而此时的影视市场早就苦流量久矣,由流量明星主演的电视剧和电影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不是少数,电影投资方又不傻,没理由痴人做梦以为靠粉丝“爱的包场”就能躺着赚钱。在选角上的考虑,无非是因为方便带起话题热度,以及演员们的要价,相对其知名度而言性价比高:是的,即使同样是“流量”,女Idol比起男Idol,便宜得多;而作为出道作品,能演大IP,对于新人而言就是天降大饼,即使新人是“顶流”,也一定不会在片酬上狮子开口,毕竟互惠互利才是长远发展之计。《诛仙I》不是一部乱烧钱的电影,制作成本被控制在中等规模——看看电影里尴尬与出戏的布景和特效吧,这部电影并不见得比一部优爱腾的精品自制网剧贵多少。

影片真正值得关注的,不在台前,在幕后。或者说,相较于影片的演员阵容,影片的制作班底才是“顶流”。电影导演程小东,是《倩女幽魂》三部曲系列、《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以及《东方不败风云再起》的导演——是的,这三部一般被归于徐克作品的电影,真正且唯一的导演是程小东,而徐克的身份则是制片人或监制,又或是编剧。在《白蛇传说》(2011)的失败后,程小东已经八年没有新作问世了,以《诛仙I》出山,项目一定要有打动程小东的理由,这个理由最大的可能,就是《诛仙I》回归到了程小东最喜爱也最熟悉的题材领域,或许还带有一定的弥补缺憾的性质:徐克1983年的《蜀山:新蜀山剑侠》与2001年的《蜀山传》,程小东都没有参与。而《诛仙I》,显然带有《蜀山剑侠传》的影子。

程小东担任导演的两部香港经典电影在豆瓣网的信息页面

电影的造型设计奚仲文,从《倩女幽魂》便开始与程小东合作,近年的作品则有《九州缥缈录》、《捉妖记》和《画皮》等。影片真正让人不解的,是在编剧上的人选决定。申捷当然是个好编剧,但代表作主要是电视剧《重案六组》(2001)、《白鹿原》(2017)、《鸡毛飞上天》(2017)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过去没有在仙侠题材上的经验;而另一位编剧宋朝云,据时光网的资料显示,没有其他编剧署名作品。从影片的呈现效果来看,程小东的功底犹在,镜头调度和动作设计至少没有出现大的滑坡与失误。奚仲文的服装设计,有得有失,设计思路似乎是延续了《捉妖记》。剧本叙事完整,逻辑上基本立住了脚,人物也有较完整的性格线刻画,但或许是为了求稳,剧情在小情小爱上打转,格局不够大,而对于仙侠片而言,太浓的市井生活气息,也多少有点离题。《诛仙I》的问题,是缺失了化平庸为神奇的灵气,以及仙侠片最需要的仙气和侠气。

服化道设计

《诛仙I》在画面上缺乏质感,首先体现在电影的室内场景和道具上。影片辗转多地拍摄,据片方的宣传,外景地先后移师北京市怀柔区、密云区、四川、河南、河北等多地。影片里张小凡(肖战饰演)和碧瑶(孟美岐饰演)相处的花海、山洞,陆雪琪(李沁饰演)和水月大师(叶童饰演)切磋武艺,青云门众人比武,魔教伏击青云门众人,以及最后仙魔大战的高潮戏,所有室外的戏份,近景和中景看得出来都是实景拍摄,远景则依靠特效——但特效太敷衍,还不如尔东升2016年那部《三少爷的剑》。

《诛仙I》剧照

《诛仙I》剧照,建筑外立面不土不洋,不伦不类

影片里的建筑物外立面设计,以及建筑物的内景陈设,太粗糙,也太让观众出戏。青云门的正殿大宫,罗马立柱式的外立面,不是中国传统建筑所应有。至于正殿大宫的室内空空落落,一如雪洞,即使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也还是太寒碜(读者应该记得《红楼梦》里贾母对薛宝钗蘅芜苑陈设的批评,以及妙玉在栊翠庵里收藏的那些宝贝茶具)。《诛仙I》让众位师尊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倚石而坐,接近于席地;殿内的博山香炉,看上去簇簇新,也显得廉价。

电影缺乏仙气,最大的问题是服装设计上太臃肿,不够飘逸。不妨先看下面的一组对比图,分别是1983年的《蜀山:新蜀山剑侠》与2001年的《蜀山传》里,林青霞和张柏芝的对比扮相。

左上与右上:林青霞《蜀山:新蜀山剑侠》;左下与右下:张柏芝《蜀山传》

很明显,林青霞的造型借鉴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服装采用丝绸和纱质,轻盈飘逸,配色则是壁画所使用的矿物质颜料配色,色泽不浮在表面,显得有气度,压得住场。在这两部蜀山中,林青霞与张柏芝均佩戴形如璎珞的颈饰,且宝石颗粒硕大,衬托出脖颈细长。右下图张柏芝作为仙门普通弟子李英奇时的造型,服饰素白,质地为棉,剪裁强调修身和英姿飒爽,没有贵重首饰,但在颈间装饰一条白色绢带,以弥补造型上的飘逸不足。四套造型的共同特点是,服装没有太过多余累赘的布料,兼顾视觉上的清爽和武打动作上的实用。

《诛仙I》的女装造型,在剪裁和配色上都犯了严重失误。当然,演员的戏服不止一套,我们挑有代表性的几套来说。田灵儿(唐艺昕饰演)的服装,以粉色为主,借用《甄嬛传》里雍正对齐妃的评价,“粉色显娇俏”,演员本人的年龄和角色的年龄,穿粉色固然相宜,但粉色是暖色调,活泼是活泼,小家子气了些。服装上太多复杂的花边和绸缎,飘逸感全靠鼓风机全力运转来营造,打斗起来则花团锦簇,是舞蹈表演不是武术切磋。

唐艺昕饰演田灵儿

碧瑶的服装,配色是蓝色而非碧色,但还算清丽,剪裁在强调身手矫捷上做文章,演员本人也瘦削,但胸前的荷叶边层层叠叠,显得繁复。另外一个问题是丸子头:丸子头好处是衬托得脸更小,又带点孩子气,也“减龄”,但丸子头在视觉上产生累赘感。此外,女刺客行走江湖,丸子头太惹眼,打理起来也费事。

孟美岐饰演碧瑶

影片里女装造型比较成功的,是陆雪琪,有古风,而没有太多冗余的修饰,衬托得演员有英气又气质清冷。发型同样爽利。不愧是师门大弟子,最有潜质的接班人。奚仲文没有给碧瑶和陆雪琪耳环之外的配饰,想是因为习武之人不尚奢华。满身首饰的话,打斗起来叮叮当当,也不利于近身缠斗。但田灵儿是活泼的少女,没有几件贴身的饰品,不符合人物的性格。角色们头上没有发钗和发簪,颈上没有项链或吊坠,腕上没有手镯和臂钏——这样朴素,不仅不仙气,也不贵气。

李沁饰演陆雪琪

和女装比起来,《诛仙I》的男装,更看不出电影宣传时号称的六位数打造,钱都花在了哪里。张小凡的服装造型,和井柏然在《捉妖记》里的服装造型,大同小异。考虑到张小凡这个角色在电影里大部分时候都是个不起眼的小喽啰、武艺低微的末班弟子,这套服装本身和角色的定位是相符的。但是作为一部“大男主”的电影,观众当然有理由要求男主的造型更多一些。《诛仙I》的男角色们和女角色们一样,头上空空如也。年长的男角色还可以靠胡子修饰脸型,以及增加威严;年轻的男角色就只能靠一张脸撑着。造型师对男角色的造型设计有敷衍了事的嫌疑。

井柏然在《捉妖记》里的造型

肖战在《诛仙I》里的造型

中老年男性角色的造型设计

动作设计

服装设计上留下的隐患,直接反映到影片的动作戏编排上。整体来讲,影片里张小凡对阵陆雪琪、张小凡对阵碧瑶,这几场动作戏都维持在程小东过去的中等水准层面,虽然没什么新意,但也不会太出戏。被诟病的仙魔大战等大场面戏上的廉价特效,则是这类中等成本电影的通病,片方应该能预料得到观众会疯狂吐槽。而观众在吐槽的同时,也应该知道本就不应该对这类全靠特效堆积的场面戏有什么太大的期望。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诛仙I》真正让人失望的,是程小东对彩绸舞的执念,以及灾难性的呈现效果。

“五毛”特效,考虑到电影制作经费,好像也并不难理解和接受

观众对《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里林青霞以绣花针抗敌的动作戏印象有多深刻,对李若彤版和刘亦菲版《神雕侠侣》里小龙女脚踏白练登场的镜头有多难忘,对《诛仙I》里花拳绣腿的彩练当空舞就会有多失望。田灵儿和陆雪琪都有以绸缎作为武器的打斗场面,但绸缎的舞动毫无力道和方向性可言,不过是在“画圈圈”。圈圈画得太多,变成了自娱自乐,纯粹是花架子,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程小东素以动作设计见长,更难得的是能让并无武打功底的女明星也能打得姿态好看。仔细回想《倩女幽魂》里的王祖贤和《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里的林青霞,其实都没有什么高难度肢体动作,但演员的气质、表情,都让人相信角色的成立。《诛仙I》里的演员们,吊威亚同样吊得辛苦,只是缺乏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招式,还是电视剧演员们挥挥胳膊抖抖腿的表演方式,大银幕上看着难免觉得敷衍。

《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里,林青霞的造型有王者气,动作设计潇洒又有力道

刘亦菲版“小龙女”出场画面,白练虽长,有明确的击打方向

这里的眼神、以及握绸缎的手势,都还是到位的,然而下一秒……

这是……旋转跳跃不停歇的舞娘?

电影在动作设计上唯一的亮点,是影片进入到后半段,魔教诸人伏击青云门众弟子,所施展的各种奇诡又毒辣的招数。观众在《剑雨》和《奇门遁甲》里见识过香港电影业道具师们基于中国传统民间杂技而开发出的花样百出的暗器。《诛仙I》推陈出新,影片里能分离肢体的牵线木偶,像是东方版本的安娜·贝尔木偶,鬼气森然,是影片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情节段落。程小东的职业黄金期也正伴随香港电影的黄金期,《诛仙I》的主演都来自内地,配角则多来自港台地区,这部电影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对香港经典武侠电影的致敬和重温,但轻舟已过万重山,程小东不复当年勇,年轻辈的演员们纵然有心气尽力投入表演,并没有发挥空间。

剧本及表演

单就从电影对故事的讲述,来倒推影片所基于的剧本文本,可以发现剧本创作做到了把故事讲完整这一基本要求。影片片名里的“I”是后加进去的,说明电影虽然或许早有做续集的打算,但很可能当初只打算先拍摄单行集,而视影片最终的票房表现,来重新评估续集拍摄与否的可能性。正如《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里,东方不败坠崖即宣告人物离场;《鹿鼎记》(1992)片尾,假太后身份被揭穿标志着影片的结束;以及《倚天屠龙之魔教教主》(1993)里,画面戛然而止于赵敏和张无忌约法三章并相约大都重聚后的回眸一笑,《诛仙I》用田灵儿的身死,以及张小凡携重伤的碧瑶远走作为影片的结尾,电影的故事是讲完整了的,问题在于这个剧本根本是个百衲本,而且是以写电视剧剧本的逻辑在写电影剧本。大白话讲,就是电影没有“电影感”。

没有读过《诛仙》原著的观众,或许更能看出来电影里的人物关系架构,以及人物性格设定,基本是从多部金庸小说里给拼凑出来,主要的母本是《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张小凡和田灵儿的关系,是杂糅了令狐冲、林平之与岳灵珊的关系。令狐冲和岳灵珊是师兄暗恋师妹,张小凡和田灵儿是师弟暗恋师姐;岳灵珊照顾林平之,是因为林平之是最小的师弟,又有被灭门之痛,田灵儿照顾张小凡,同样因为张小凡父母双亡,兼又武艺平庸。

田不易夫妇的伉俪感情,以及对徒弟的感情,兼有岳不群宁中则夫妇和郭靖黄蓉夫妇的特点,只不过被写得较喜剧化。陆雪琪是武功更高强的周芷若,乃师水月大师则是心理相对比较正常的灭绝师太。陆雪琪刺向张小凡的一剑,可不就是周芷若刺向张无忌的那一剑?——说起来,水月大师的饰演者叶童,还在《倚天屠龙记》里演过赵敏。至于碧瑶,身上有众多金庸小说里那些二等武功的配角妖女的影子,例如《倚天屠龙记》里的殷素素和蛛儿,《碧血剑》里的温青青,《天龙八部》里的阿朱和阿紫。碧瑶盗取法器而不得的桥段,看过周星驰电影《美人鱼》的,也不难看出桥段设计上的相似性。

张小凡和碧瑶的对手戏,是典型的欢喜冤家桥段

通俗文学作品行之有效的人物关系架构和人物性格设定就那么多种有限数量的设计方式,《诛仙I》不是糟糕在因袭旧例和融合旧例,而是糟糕在用写电视剧剧本的方法来写电影剧本。电视剧可以靠细水长流的方法,借助各种零碎的情节来慢慢塑造出人物。但对于电影而言,每一分钟都要做到物尽其用。《诛仙I》出现不少无助于推动主线剧情发展和塑造人物弧光的“废戏”。电影节奏拖沓,不少情节其实只需要出现一次即可,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更关键的是,《诛仙I》是小人物的情情爱爱,跟仙和侠都扯不上关系。

武侠片和仙侠片的受欢迎,不仅仅因为满足观众内心的“主角梦”,还因为暗暗契合观众内心深处的“入世”渴望。好的武侠片和仙侠片,讲的从来不是“出世”而是“入世”。即使主角最后选择归隐,归隐前也总还是要去江湖或者人间走上一遭。《诛仙I》里的仙魔大战,绝大部分时间仅仅是个虚无缥缈的假想敌;而青云门弟子们的比武大赛,接近于封闭式寄宿制学校的期末考,又嘻嘻哈哈,缺乏严肃感。《诛仙I》是穿着古装的青春片和快餐电影,男女情事才是重心,成仙还是成魔,仅仅是一句不能当真的口号。

对于快餐电影和快餐电视剧,讨论演员们的演技,本质上是个伪命题。电影在宣传阶段为演员们“诉苦”拍摄期间的辛苦和遭罪,但电影本身并没有真正需要考验演员演技的地方。对于《诛仙I》,以及对于大量类似的电影和电视剧而言,演员表演的本质,是为观众提供一个可以想象与代入剧情的具象化的脸。这也是为什么大量观众会乐此不疲地讨论演员是否长得像“自己心中”的角色。同样的面无表情,对于一部分观众是演技内敛,对于另一部分观众则是面瘫。而同样的七情上面,对于一部分观众意味着演员的全身心投入,对于另一部分观众则意味着浮夸。在时下的文娱氛围里,爆红的明星,往往誉谤两极分化。《诛仙I》需要的是能带来话题,同时演技又“够用”的明星而不是演员。从这点来说,电影的选角是成功的,表演也是达成了既定目标的。粉丝们当然可以把电影吹上天,对明星有意见的观众当然也可以把电影踩入泥,但这都改变不了从投资方的角度而言,这就是一部为了赚钱而生的商业电影的事实。

商业电影有商业电影的逻辑。《诛仙I》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成为票房赢家,有运气的因素,也有合理性。或许真正值得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去反思的是,真有必要在这些大同小异的电影里,去一遍遍地重复体验虚无缥缈的仙侠生活吗?而只要仍有大量的观众愿意沉醉在这一类型题材的影视作品里,《诛仙I》就永远不会后继乏人。观众当然有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娱乐电影,以及臧否明星的权利。然而对于电影里的明星而言,如果真有心气想成为严肃演员,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不应是日复一日地在仙侠剧里打转。吊威亚和拍打戏当然辛苦,但这份辛苦对提升演技并没有什么助益。而且话说回来,多接接仙侠片之外其他类型的电影,其实对演仙侠片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参考一下《宸汐缘》里的张震和倪妮?

关键字:
分享到:
责任编辑: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