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动物版”《狮子王》公映,成为暑期电影开局的话题之作,3天3亿元的票房成绩虽不算傲人,但也给近期低迷的市场,带来了一些热闹。这版《狮子王》,翻拍自1994年动画版同名电影,当年动画版电影的小观众如今长大了,看到童年回忆重现于大银幕,许多人都表示“看哭了”。
动画版《狮子王》公映至今已经有25年,这个时间距离已经可以给制片方足够多的理由,对经典进行翻拍,现在公映的这部《狮子王》主打卖点是“真动物版”,使用实景拍摄加特技合成的方式,让辛巴、木法沙、刀疤、彭彭、丁满等动画形象,有了真实动物的观感,细致到毛发的特技制作在令人赞叹的同时,也让不少观众不满,觉得所谓的“真动物”,反倒破坏了角色关系的合理性,不如当年动画版更吸引人。
动画版9.0的评分与“真动物版”的7.5评分,或能表达观众对两版电影的态度,这其中的分差,肯定不是出在故事方面,“真动物版”完整复刻了动画版的故事,并且细节方面增加了20余分钟的戏份,使得角色性格显得更加饱满,导致后者不如前者的原因,恐怕还是观众的怀旧心理使然,对于动画片的先入为主,以及被牢牢印在脑海里的动漫形象,人们有着强烈的排他性,这种状况在其他诸多翻拍作品身上均有体现,是很正常的。
童年时看一部电影,肯定与成年后看一部电影不一样。童年会更注重画面、色彩、情感,而成年则更关注情节、逻辑、冲突,观众不愿意推翻经典版本在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对新版挑剔便顺理成章。心理学有过这样的描述:否定现在会强化过去,尤其在人们对过去的某个片段抱有美好印象的话,捍卫这种美好不被淹没与超越,便成为一种心理本能。
“真动物版”《狮子王》的最大亮点,出现于小辛巴被巫师拉飞奇高高举起的那个瞬间,猫科动物的憨萌,神态表情的逼真,都让人难以抗拒,小辛巴的可爱,以及随后它命运的巨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迷公认,《狮子王》有着《哈姆雷特》式的悲剧色彩,尽管借用《哈姆雷特》的结构,让《狮子王》的故事具备了经典意味,但如果舍弃这种结构,把《狮子王》拍成纯粹的“治愈系”,相信也一样能大获成功。
时隔多年之后再看《狮子王》,情感已经不是它最能打动人的部分,包括小辛巴躲在父亲的怀抱里躲过角马群的踩踏等情节,虽然也曾催人泪下,但对于过于熟悉这些情节的观众而言,也损失了不少情感感染力,这是翻拍作品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当观众需要被猝不及防感动的时候,可以预知的、重复的情节,是无法造成足够力度的冲击力的,这恐怕也是“真动物版”《狮子王》减分的理由。
在拍与不拍之间,制片方首要选择的,不是翻拍质量问题,而是商业收益问题。过往的经验表明,电影最好的营利模式在于创新,以一个跨时代、有新意、象征着电影未来发展的故事,来征服观众,比如《阿凡达》。之所以制片方将视线投向经典,在于全球范围内商业大片已经陷入无法突围的困境。
在这样的境遇下,经典、怀旧、童年记忆,便被婉转地转化成了商业元素,盈利成为最大目的,情怀、怀旧成为被利用的工具,这样的经典翻拍,哪怕能给制片方带来收益,也不会太大,这样的做法透露出来更多的,是电影原创行为的乏力。
所以,评价《狮子王》的成败,真得抛弃原片影响与翻拍片的新意,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影片的票房上,票房的高低,决定了当下观众对于经典的认同分寸,简而言之,票房高,就意味着经典的翻拍价值大,票房低,就标志着经典可以稳固在原来的位置上没必要再翻拍。
这种看上去貌似很“功利”的做法,其实是对电影魅力的一种验证。固然,向经典与传统回归,会让电影回归它被发明的本义,维护电影的仪式感,而一旦向经典与传统回归失败,则有可能导致整个行业崩塌,导致受众纷纷转向其他娱乐消费领域。
基于此,“真动物版”《狮子王》的公映,是具有标签意义的,它很大程度衡量了观众对经典电影的基本认知,也让围绕一部电影产生的人心与审美倾向变得无比清晰。我个人认为,《狮子王》“真动物版”属于可看可不看的范畴,不看不会有损失,看了也不会有损失。恐怕所有从事经典翻拍的工作者都意识到了一点,所以把经典拿来进行二次或多次利用,才会成为各制片公司趋之若鹜的事情。
作为一名影迷,我觉得个人的电影审美品位,是要高于集体与市场的电影审美品位的,因为无论怎样,那些被换档、被调低屏幕亮度、剪辑混乱的新电影,会被一些网友诠释为“自由无价的必要牺牲”,但事实不尽然,一些一厢情愿的观点,并无助于改变现状。
因此,评价与消费电影,要尽量离开那道无形的约束,只要是自己喜爱的、崇拜的,只要目标或人是正直的、健康的、自觉的,就都值得人们去跟随,但前提是,再跟随的时候仍要保持距离与空间感,别把出生、成长于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变成没用的较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