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 余
一部《诛仙》,激起了千层浪。
一边是眼瞅着《诛仙》票房突破3亿,绝望地呐喊着“流量电影又回来了!”的观众们;一边是抓出了一连串档期、演员、IP试图得出《诛仙1》是天时地利人和结论的影评人们。
对于肖战而言,命运的礼物似乎已经早早标好了价格:流量的红利还没来得及享受,大众的偏见已经接踵而至——烂片、流量、脑残粉、水军刷评分……《诛仙I》最后能够收获一个好票房,但肖战却难落一个好名声。
事实上,没有谁能真正分得清楚,究竟在这3亿票房中演员粉丝、IP粉丝和纯路人观影究竟占了多少比例,但如果这部电影的主演不是肖战,票房收入或许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腰斩。
“大IP+流量”究竟能够取得多少票房,在这个流量换代进入2.0的时代,或许将取决于片方在电影上映首周营造的口碑“拟态环境”有多以假乱真。
《诛仙1》到底怎么样?
如果打开豆瓣评价,会有人告诉你:这部电影相当的不错,还原IP、展示了《诛仙》热血、逆天改命的内核:
但当你看着这些影评,真正走进电影院,如果不曾看过原著的观众或许察觉不到大问题,但原著粉们,无一例外最终以花式骂街告终。
“不曾在年少时为碧瑶而哭泣过的观众,不懂看《诛仙1》的痛。”一位看完《诛仙》电影的观众说。
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天下烂剧千千万,大部分都扑得悄无声息,往往只有IP改编被拉出来,一次次钉上耻辱柱。《诛仙》作为网文作家萧鼎的成名之作,是一代仙侠网文的开山之作,甚至被誉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圣经。”
无论是两位女主“红白玫瑰”式的设计,还是张小凡的修炼经历——叛入魔教,最终依旧秉持着侠之大义,亲手了结了正魔之战,都十分符合少年时代的幻想,金庸古龙如是,仙侠玄幻亦如是。
而当这样少年时期的幻想被放上荧幕,惨遭改编时,不难想象原著粉心中被践踏的感情——事实上,《诛仙1》的烂早已有所预兆,5000万的成本、老派的港剧导演、令人窒息的服化道+近乎没有经验的主演,几乎踩遍了烂片预警所有的点。
借用UP主LOW君在B站视频《百问<诛仙>》中的质问:
为什么我看到导演近几年作品的时候会头皮发麻?——导演程小东,近期作品有《白蛇传说》4.7、《大笑江湖》4.6、《未来警察》3.9、《刺陵》3.8
为什么导演说《诛仙》各位主演的衣服都要10w块一套?——张小凡的“乞丐服”、青云门像丐帮是吐槽最为猛烈的地方
为什么全员要用配音,用了配音,还不找适合的配音?——配音和不上口型,且粉丝指责配音演员,称“配音演员只配待在幕后”一度被挂上热搜
为什么明明都能御剑飞行了,出门还要骑马?
为什么打架的时候永远不肯拔剑,甚至不带剑?
不拔剑就算了,为什么修行这么久,打架还是徒手肉搏,搞得跟WWE似的?
WWE就算了,为什么陆雪琪带着女弟子修行的时候,就像跳艺术体操?
诸如此类,“屎尿屁梗”、“无厘头搞笑”、“感情无铺垫”、“比武像闹剧”种种种种,魔改原著不胜枚举。
而另一边,对粉丝而言,尤其是这部影片的两位主演——肖战、孟美岐,都是偶像出身,且第一次作为主演担票房,粉丝的愿望自然是票房越高越好:只要能吸引观众,拿下票房,证明自己偶像的号召力,怎么样都好。
于是,包场、刷分、吹影片质量,流量明星惯有的宣发方式一股脑全上了。艺人粉和原著粉在网络上不可避免的相遇了,一方是为自己失去的年少理想而大骂垃圾,一方是喊着“凭粉丝怎么可能撑得起票房,一定要吸引路人观影”、“我的哥哥一定要让更多人看到”而拼命好评安利——二者相遇终有一战。
而按照往常所有的惯例,节节败退的永远都是原著粉。大概是,先动心的必然会输,被偏爱的有恃无恐。毕竟,谁能比的过有组织、有纪律,宛如住在网络上的追星女孩们,对于宣传,对于制造声势的理解和擅长呢?
当然回到市场本身,对《诛仙》而言,中秋档的确是个相当合适的档期。
看看近五年中秋档的票房,不难看出,观影的需求在这个三天长假中的的确确是存在着的。
除2017中秋与国庆假期重合的特例外,2016年的票房冠军《大话西游3》只有3.6的评分,照样拿下了3.65亿的票房,2018年的《江湖儿女》只有5分,也有3.7亿的票房。在这个档期中,合家欢、搞笑类的电影的确有相当的市场。
而今年这个中秋的几部电影中,评价最高、质量最好的《罗小黑战记》早早提档,离开了中秋档。评价不高的《名侦探柯南》也突破了自己的票房记录,拿下了近1.8亿票房,《小小的愿望》即使有着映前一连串骚操作,评分也不过5.1,最终也拿下了1.7亿的票房。
《诛仙1》有着一个近乎完美的档期,中秋档的大盘虽然不高,但观影需求仍然存在,有着或是完全几乎不能打、或是观影群体几乎没有重合的对手,有着正当红的演员——肖战、孟美岐。
在追星女孩的体量越来越庞大,声势越来越浩大之后,偶像参演电影的脚步不会停止,而粉丝们为了偶像上交钱包、“无脑”安利的场面也不会结束,“流量”本身并没有什么贬义,代表的不过是背后的票房和潜力。
甚至可以合理猜测,在《诛仙》最早选角时,挑选李沁和孟美岐作为两位女主,除作为偶像本身的流量之外,网文读者与选秀出身的偶像粉丝,在身份上的重合度本身就极高。只不过没想到,男主红的更快。
不过,《上海堡垒》扑街在前,大家对于《诛仙1》的声讨才显得格外瞩目。大部分观众抵制的不是流量或是偶像成为演员,而是将电影作为圈钱的手段,最终获得远超出质量本身该有的赞美和收益。
但想要再复制《诛仙1》的成功:需要的是挑中第二个“肖战”的眼光,和一个没有对手的档期,以及一个声量浩大的经典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