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频道 > 影视 > 电影.MOVIE > 正文
《奇葩说》:当世的语言和价值
时间:2021-03-05 08:41:00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娱乐首页    我来说两句()

  

  《奇葩说》第七季

  在多数综艺节目高开低走、无疾而终的互联网娱乐时代,始自2014年的原创国产综艺《奇葩说》以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迈进了第七个年头。这个萌芽于马东和高晓松二人一次偶然辩论的综艺节目,在今天已然成为网络综艺界的翘楚,节目中所输出的观点价值、说话方式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大批互联网观众。与此同时,在巨大的流量和曝光率面前,不少辩手一辩成名,成为互联网明星新贵,人生命运就此改写。在让人捧腹和泪目的“唇枪舌剑”背后,更加印证了内容的价值。

  尊重一切价值输出的合理性

  《奇葩说》在大多数时候是好玩的、有趣的,节目所呈现的一切外在形式与任何一档普通的娱乐节目并无差异,但仅靠好玩就能地久天长的节目似乎凤毛麟角。在《奇葩说》每个极具辨识度的辩手和每道接着热乎地气的辩题后,是幕后制作团队精心织就的一张大网,网罗了焦虑的时代、焦虑的个体,使每一位观众深陷其中。辩题是大概率会发生在多数普通人身上的眼前烦恼或终极人生思考,传递不同立场和多元价值的辩手即是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的代表,直抵人心的不是辩手或辩题本身,而是在一场又一场的辩论中,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有些表达正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独白。《奇葩说》的胜算不仅仅在它所提供的多元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给每个自以为独行的人找到了看见自己的镜子。

  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人皆是“奇葩”,“奇葩说”亦是“我们说”。在所有的辩题面前,没有对错,也不裁定价值高下,尊重一切价值输出的合理性,是《奇葩说》作为一档综艺节目的成功秘诀。一个社会,一种文明,只有允许更多不同的声音出现,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发生。

  当世语言:篇幅可控,另类表达

  当世的语言是什么样的?“唯快不破”的互联网世界中,短平快的碎片化信息传递比长篇累牍明显更受欢迎,所有人都期待高效,希望在同等时间周期里获取比他人更多的信息,篇幅可控是当世的语言特点之一。在此之上,同样的内容和信息,以看起来新的语言、表现形式、风趣演绎,远比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说教要更快、更持久地吸引我们的目光,另类表达是当世的语言特点之二。这就是《奇葩说》的语言。当信息通过辩手们在几分钟内、以“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感染力、说服力以及迅速获取有效价值的“成就感”,对绝大多数没有长阅读习惯的电视观众而言,是无可抵挡的。

  相比较前几季,第七季的《奇葩说》中,有不少辩手的辩论方式近乎“脱口秀”。撇开具体辩题,独立成段似乎也能让人饶有兴趣,但过多的“秀”的方式极大削弱了辩论本身的魅力,情绪高潮过于饱和,并不是思辨应有的底色。“脱口秀”不是中国人本色自然的说话方式,尽管其通过“冒犯”可以避免平庸,但长此以往,也很难说不会有本末倒置的倾覆。

  给所有价值以存活的缝隙

  当世的价值是什么?在《奇葩说》每一场振奋人心的激辩和令人热泪盈眶的深情自白后,辩论的话题无外乎古老的人文社科类讨论,又或者完全可以不赋予更多价值意味、仅靠个人自断自明就足以收场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正如很多辩手会在节目中常说的一句插科打诨——“来,又到了上价值的时间”,这句无心的俏皮话其实也正直白地击中了“奇葩说”那些尴尬又无趣的诡辩时刻。当然,这也一定给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少数人”以共鸣的慰藉,也让《奇葩说》变得可爱与温暖。《奇葩说》给予了所有价值以存活的缝隙,海纳比辩题和辩论本身更有价值。

  论辩狂欢不能代替价值思考

  我们很难界定《奇葩说》是否是好的作品,但毋庸置疑,它是一个出色的产品。在娴熟使用当世语言、兜售当世价值的基础上,《奇葩说》成功地实现了以个体辩手为载体的从个人焦虑到大众焦虑的快速泛化,把本来只有数人参与的辩论现场,变成了一场互联网全民观点大碰撞。即便我们无法亲自上场,用语言的利剑刺穿我们所认为的谬论之胸膛,但是在你心中所持观点被某位辩手发扬光大、披荆斩棘最终成为王者的时刻,你也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去轻蔑地嘲笑长久以来那些和你价值相悖的人群。主持人敲响手里的木鱼,一场辩论结束了,岂止场上胜利者一个人的狂欢,还有屏幕外数以亿计观众的窃喜,毕竟打嘴仗是会上瘾的。

  节目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每次辩题公布之后,会先邀请现场百位观众进行票投;在整场辩论过程中、每轮辩论回合后,现场观众会就双方辩手的表现情况再度进行票投。反复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在每位辩手发言后,现场观众的票投都会反复摇摆。这其中一定程度上有来自对辩手个人本身的喜好,但很大程度上则是由现场发言的“精彩”程度而决定的。这很难不让人产生遐想:个人对于价值的判断和观点的选择是如此草率和虚无。这也愈加说明,我们在《奇葩说》中能获悉的,更多是辩手创造的现成价值。这和看两个人斗嘴并无异——谁更声情并茂我们就更相信谁,但最最宝贵的一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和持久信仰,我们再也无从得知了。对于《奇葩说》的拥趸而言,要时刻提高警惕,我们认同辩手的价值思考,永远无法代表我们也具备了独立完成价值思考的能力,而这也是《奇葩说》带给它的拥趸们的最大假象。有时,甚至需要格外提醒青少年观众:不要偷懒,不要以为价值判断的形成从一场辩论赛中便唾手可得,可以不再身体力行,行路万里。

  流量为王时代,《奇葩说》们的威胁

  《奇葩说》第七季,导师团里加入了哲学教授刘擎,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者,他的到来为《奇葩说》增添了新的气质和探索。一个学者试图将多年以来在学院里积累的知识和思考,带入到以娱乐节目为介质的公共讨论中。目前看来,这种“跨界”似乎并不违和,也同样印证了开篇所说《奇葩说》的本质在于内容,刘擎无外乎是又一种新拓的内容渠道。更有意思的是,刘擎在节目中的多数发言都能让人明显的感受到对“现代性”的批判,在他数次所持观点的背后,我们都可以看到他所代表的一代学者对意义的追问,和对意义缺失的批判,而这些追问对《奇葩说》本身而言也同样适用。

  在最近两期节目中,《奇葩说》先后组织了新近选秀明星辩论场和新老“奇葩”交锋场,收视率再度走高。但就辩论内容而言,意义实在寥寥。这是一个计算利益和流量为王的时代,观众需要持续地被输入新鲜的多巴胺和出其不意的惊喜,才能持续兴奋和忠诚。这不是《奇葩说》独自面对的威胁,而是整个互联网文娱产业共同的难题。我们同《奇葩说》们一样随时都会感受到不安:我们担心没有替代品出现,《奇葩说》们担心被替代。

关键字:
分享到:
责任编辑: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