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剧照(资料图)
《长歌行》剧照(资料图)
古装剧《长歌行》自拍摄起便受到诸多观众的期待,如今该剧在腾讯视频上线热播,引发了热烈讨论。近日,中国唐史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所长杜文玉教授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的采访。他称《长歌行》是一部符合史实的古装传奇剧,是在电视剧创作上的“破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雨涵
人物事件出自史书记载
《长歌行》以初唐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少女李长歌追寻内心道义,从一心欲复家仇到以守护家国天下为己任,助一代明君促进民族融合,实现太平盛世的故事。通过一群初唐青年的成长,描摹了一幅青年励志群像图。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唐史研究和教育的历史工作者,杜文玉看到了《长歌行》架构在初唐的宏观历史背景下,通过刻画人物展现出高于传奇故事本身的家国情怀。
首先就剧中人物而言,李建成、李世民、魏徵、杜如晦、房玄龄、李瑗、王君廓、罗艺、魏叔玉、孙思邈、李承乾、称心、李靖等,无一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且这些人物的身份与地位大都符合历史真实情况。但毕竟传奇不是史实,因此该剧虽以初唐为大背景,但剧中女主人公李长歌与男主人公阿诗勒隼、永安公主等少数人为虚构人物。
其次,该剧的历史大背景真实,如大家熟知的玄武门之变;“一代名相”魏徵原为李建成的部下,后被李世民收揽为自己的得力臣僚;李世民亲自进抵渭桥与草原部落对话约盟;李世民任命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率大军征讨草原部落,获得大胜等,皆与史书记载完全一致。在一些具体情节上,如李世民立其子李承乾为太子,而李承乾做事荒唐,漫游无度;幽州都督庐江王李瑗死于其部将王君廓之手;名相杜如晦病死于贞观四年,电视剧中遂有多处表现其带病奔波并最终病死的场景。这一切均有确切的历史记载。
此外,剧中对前隋公主形象的塑造,虽然在细节方面有所虚构,但基本符合其人物性格。据杜文玉介绍,远嫁草原的前隋公主义成(剧中奕承公主的原型)在唐朝取代隋朝后,一心要恢复隋朝的统治,曾多次唆使草原部落进犯唐朝。比较有意思的是,剧中对魏徵之子魏叔玉与永安公主关系的表现,也是如此。永安公主本来对其情有所钟,但最终心有所属于皓都。据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是,唐太宗本来将其女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魏徵死后,太宗怀疑其阿党,遂颁诏解除了婚约。电视剧的这种安排正是为了照顾到历史真实情况。
典章服饰参照唐代标准
在杜文玉看来,作为一部基于历史背景下的传奇剧,《长歌行》虽有虚构但不虚无。《长歌行》尊重并借用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宏观背景,在细节上,该剧均遵照唐朝历史加以打磨。
杜文玉介绍说,在典章制度方面,比如官制、军制、服饰、建筑等,《长歌行》均与历史真实相对应。如李世民之女乐嫣,其父为秦王时封县主,其父为太子时为郡主,其父为皇帝时为公主,李长歌为太子李建成之女则封郡主,完全符合唐制。在称呼方面,剧中把县令称为明府,对草原部落特勤等官职的称呼,也符合当时草原民族的实际情况。
再以服饰之制为例。杜文玉透露,“唐初规定,三品以上官服紫,五品以上服绯(红色)、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剧中不同等级的官员,在服色上都有确切的体现,甚至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随着官职的升迁,其服色也都随之发生变化。在妇女的服饰方面,该剧体现出了唐初妇女服饰与盛唐时期的不同,甚至在胡人服饰方面也有所体现,如窄袖翻领等。
在建筑方面,其形制与色彩方面也参照唐代标准。总体来说,励志传奇剧《长歌行》在历史背景、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服饰建筑等方面大都符合历史。
贯穿电视剧《长歌行》主线的是超出虚构人物本身的爱国为民的主题与民族和谐的思想,这是该剧的“灵魂”所在。该剧以李长歌的漫漫求道历程为时空跨度,让观众跟着李长歌去蜕变、求索并且找到自我救赎以及保家卫国的道路。一开始李长歌对李世民怀着强烈的杀父之仇,必欲手刃而后快,但是当她遇到阿诗勒部进犯唐朝边境时,遂又投入到抵御侵扰的战斗中去,以保护边境安全及百姓身家性命。当奕承公主谋图裹胁草原各部进攻中原时,李长歌又与阿诗勒隼联手,联合唐军挫败了其阴谋。在这期间,李长歌还奔波于草原各部之间,极力劝和,以避免相互杀戮。
当然,电视剧《长歌行》毕竟是一部传奇故事剧而不是一部历史正剧,所以虚构创作过程中也相对采用戏剧的艺术手法加以润色。作为一部励志传奇剧,《长歌行》本就不是在描述历史本身,而是在传递历史留给现代社会的民族与家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