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丽君
文字记载是回溯历史的重要渠道,而影视以其形象性能够给人更直观的认识。《电影社会学引论》一书在序言中这样论述影像资料的历史文化价值:“电影用绚丽多姿的色泽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虽然她问世不到百年,但她却使人类掌握了一种储藏视觉资料的可贵本领,让可能化为灰烬的历史形象从此可以永世不灭。”电影《开天辟地》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建党70周年之际推出的献礼片,也是第一部具有起点性质的,反映建党史实的影片。该片以巴黎和会引发的五四运动为开端,选取了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多个场景,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等爱国志士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
“开天辟地”,彰显信仰之美,引领时代潮流
作为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的影片,《开天辟地》以真诚、严谨的态度呈现了中国自五四运动以后的近代社会风貌,并借由伟人们的不断尝试,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尊重历史”是《开天辟地》的底色。艺术的真实源于历史的真实,因此,艺术创作必须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充分尊重历史,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为此,影片按照编年史的方式,把握历史的主流,人物事件逐一亮相,如历史的长卷,徐徐展开。也正是在这部电影中,陈独秀第一次得到完整的表现,并对其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地位和作用予以充分肯定,重现了“南陈北李”的恢弘历史。这一举措,恰恰是对历史真正的尊重。
“严谨认真”是《开天辟地》的另一重底色。电影以具像化的形式反映历史,一个细节往往既可能让历史深入人心,也可能使观众对影像产生质疑。尤其涉及一些重大情节时,必须做到有史可据,方能经得住推敲。为了客观详实地还原历史,摄制组翻阅了几百万字的史料,并采访了熟悉这段历史的革命前辈,还与历史学专家、党史专家进行反复论证。譬如,为了查明李大钊为何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编剧汪天云不辞劳苦,终于从北大档案307号资料查明,李大钊因领导北京教职工请愿,抗议北洋政府不发工资而受伤,所以无法出席“一大”。正是有了这些细节的填充,才让观众在无形之中重返历史现场。
“以人携史”,彰显人格之美,再塑青年偶像
“在80年代同类题材的影视片创作中,一个突出的成就是实现了领袖人物和历史人物的性格化塑造。”电影《开天辟地》的编年史、全景式框架,也决定了对于人物的描写不可能像传记似的细致开掘,只能大笔勾勒,通过一些核心事件的叙述,树立起伟人的形象。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仰望伟人,似乎他们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这种距离感,来自于广博的时间、空间,也来自于伟人缔造的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然而,伟人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所以,影片在塑造几个主要人物时,加入了一些生活细节,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亲和,在自然而然中削弱了与普通人的距离感。
陈独秀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十分严厉,但影片却通过一锅茶叶蛋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一次,陈独秀偷偷看望儿子,在路口买了整整一锅茶叶蛋,让老婆子送去,自己则悄悄离开。这是典型的中国父亲的形象,他们以严厉的方式塑造孩子坚毅的品格,但内心也有无法抑制的温柔。所谓父爱如山,大抵如此。尽管这一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因符合人物性格,反而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
片中虚构了李大钊给毛泽东雪中送炭的情景,这部分既是写实,也寓意着李大钊对毛泽东的开导。正是在这段情节中,李大钊一语点醒梦中人,成为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道路上的引路人。此外,影片还通过毛泽东与杨开慧相恋等情节,展现了伟人深沉的情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都是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最先进也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以手中的笔传播新思想,扛起了拯救旧中国、拯救劳苦大众的责任和道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百多年前,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们创造了中国共产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火种。一百多年过去了,先辈们坚毅的目光依然清晰地照亮着中华民族前行的路。今天,一个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中国已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努力奋斗的结果。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将继续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再创辉煌!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