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绵延,森林广袤,大河奔涌,阡陌纵横。
随着片头音乐响起,祖国壮美的山河地貌再次扑面而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史诗画卷也徐徐展开,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二季就这样开播了,续写传奇的它再度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这部近年来少有的“现象级”纪录片借影像之力,以独特的匠心、精巧的结构、精致的表达,恢宏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经历百年不衰的时代史诗,生动再现了革命英烈的坚定理想与热血真情,全面立体地描摹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诠释了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成功密码”。
塑造真实感人形象
历史观照彰显人性温度
“一个个身怀理想信仰的革命志士,用自己的滚烫热血照亮理想之路,在党史中留下了鲜明的足迹。”
“用宏阔历史的纵深感和激情澎湃的艺术渲染力描绘烈士英雄,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深情礼赞,生动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
这是《山河岁月》第一季播出时观众给出的赞誉,第二季的创作也坚持了这样的底蕴。它通过翔实的史料、宏大的制作、高远的立意、丰富的细节,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有情怀的叙述,真实而生动地刻画历史往事,塑造了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尘封的人物重新鲜活,这样的历史观照为文献纪录片赋予了人性的温度。
第二季开场就是《古城风云》(第23集),它从观众观看《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的演出片段切入,不仅描绘了张学良、杨虎城“不抵抗”的苦闷,还通过对战场变化、局势演变的铺陈,构建起一片写实的历史时空,为他们两人秘密与共产党接触、发动西安事变埋下伏笔。
第24集《挺进敌后》中,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为了发起全民族抗战、共同打击日寇,红军主力要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0师特意请城里的照相师傅来到驻地,拍下了一张张“红军像”,满足了战士们对红军帽的留恋。廖汉生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那一天,我拣出最好的军装穿上,仔细地扎好绑腿,足蹬一双新草鞋,身挂皮制子弹带,斜挎驳壳枪,端端正正地戴好红军帽,照下一张神奇的红军像。”一张张照片中,那一张张年轻闪亮的面庞让人们在感动之余,看到了革命的希望、中国的希望。
八路军一二〇师抗日誓师纪念碑
《山河岁月》挖掘到的这些鲜活故事有血有肉,颗粒感饱满,不仅拉近了重大题材和每个个体命运之间的距离,还富有强烈的时代属性和人文痕迹,它让历史有了人性的温度。《山河岁月》史蕴诗心,诗具史笔,它富含激情,又严谨真实,在表达对先烈、先贤的敬畏、景仰之外,还表达出了创作上的柔软与赤诚,这样的温暖力量直达人心。
多向挖掘抵达历史纵深
英烈们信仰坚定永向光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演讲稿《父亲的手提箱》中说,写作就是 “用一根针去凿一口井”。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山河岁月》在创作中伸出无数探针,通过讲述众多英雄先烈真实动人的故事,去挖中国革命这口深邃壮阔的“井”,这口井的深度和宽度带着强烈的时代体征,在时间和真理的检验中朝着历史的纵深处延展。
百年党史中的重大历史阶段和历史转折成为了《山河岁月》谋篇布局的骨架,它以人带史、以史写人,采用如《史记》般的内在结构和表述,在历史框架清晰的前提下,充分展示其中的具象人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理想,从而昭示出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的内在精神力量。
仰望巍峨高山之外,《山河岁月》往往还能带领观众去往山的另一面。
《白山黑水的记忆》这一集中,1928年冬天,因国内急需女干部,组织安排在莫斯科学习的赵一曼提前回国。那时的赵一曼身怀六甲,丈夫给她提了两个建议,一个是等到小孩生了以后再回国,另一个就是两人一起回国。但赵一曼都否定了,她说党的决定不能讨价还价。这位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战斗的母亲,虽然被敌人认为“像钢铁一样坚硬”,但她的内心并非没有柔情,她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宁儿,就寄托了这份感情。在被押往刑场时,赵一曼写下的绝笔信,里面既有对孩子的深深眷恋,又有一位共产党人的坚定。她离家别子,舍身殉国,用生命践行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誓言。
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这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英雄,给敌人制造了巨大的恐惧。然而敌人解剖后发现,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有的只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杨靖宇威武不屈,他的那句“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人吗?”今天听来仍旧振聋发聩,感人至深。
远看成岭侧成峰,在多向挖掘描述中,《山河岁月》开辟出了广阔的叙事场域。它抵达灵魂纵深,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烈士的七情六欲,在不同时空、多重情景交织重叠下,体会到了共产党人独有的、气吞山河的坚定和浪漫。就像这一集的片尾写的,“他们的英灵是刻画在白山黑水上的一个个坐标,他们的精神是矗立于山河岁月间的一座座丰碑。”
视听语言创意表达
打造国家历史相册
《为真理而斗争》这一集的开场,是一张一点点清晰起来的面庞,这是武胡景的画像。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在前往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介绍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时,遭到共产国际代表王明的打压。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的他被关押了,从此下落不明。如此悲壮的开场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山河岁月》中,这样的创作手法还有很多。它挖掘了大量珍贵档案、影像素材,不仅增强了权威性与真实性,更承担了国家历史相册的重要作用。它还大量使用了沙画、版画、连环画、油画的动画展示,以及电视剧、老电影片段等表现手段。
油画《铜墙铁壁》
值得回味的是,《山河岁月》对历史照片和文档进行了创新使用。它通过历史影像投影和照片在历史场景中的写实拍摄,创建了一个多元叙事时空,展现故事丰富的层次感之外,还在历史人物之间构建起强大的关联感,这种情景再现的营造完成语言之外的历史表达,引发观众睹物思人、回想历史的审美想象,不仅提升了影像的叙事张力与审美空间,而且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与轻语态的表现手法,有效提升了代入感。
求索历史、建构历史、感悟历史,《山河岁月》还大量使用了革命先辈的书信、日记、回忆录来架构节目,展现历史的细节。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深入挖掘,让观众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细腻,也感受到先辈们在历史关头的决心和牵挂。
通过这些丰富创新的电视语言,《山河岁月》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相结合,攀上了文献纪录片的新高峰,堪称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典藏。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从8月15日起,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奋斗历程,《山河岁月》第二季正在讲述这首壮丽史诗的书写。CCTV-1 综合频道20:00档、CCTV-9纪录频道21:00档每天两集联播,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