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岁月#好看,悲怆+热血”,在社交平台上,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引来网友“自来水”式的高口碑传播。
事实上,随着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节点的到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对影视创作者的一次考验。总台制作的纪录片《山河岁月》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吸引不同年龄层、不同教育背景观众的注意?探究其原因发现,该片构建起新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实现了主题、风格和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增进了与观众的对话与交流。可以说,《山河岁月》创新了文献纪录片的表达方式,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力量感深化了建党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影响与传承,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英烈的热血青春,标定历史发展新方位
视角独特,是《山河岁月》诠释党史、实现话语突围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片重现了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讲述了一个个触动心弦的红色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科学性、完备性、有效性。
《山河岁月》第二季中,视角首先对准张学良和杨虎城,描述了他们在内忧外患之际从思想到行动上的变化,他们以“兵谏”主张联共抗日,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自身却以囚禁或被害淡出了历史舞台。在山河沦陷、民族危亡的时刻,邹韬奋、范长江、洗星海、郭沫若等大批文艺工作者投入创作,以一腔热血极大地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和战士。中国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也得到了外国友人的支援,国际医生马海德、白求恩,以及英国经济学者林迈克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特别是白求恩,他在抗日前线创造了69个小时完成115例战伤手术的奇迹。
1939年白求恩给伤员治病(影像资料)
以短见长,《山河岁月》浓缩展现了这些英雄儿女的高光时刻和精神追寻,汇聚成了意蕴丰赡的英雄形象谱系,影响更多的人崇尚英雄、敬仰英雄。它用浓烈的史诗氛围和时空表现力,为观众上了一堂重温历史、致敬先辈的“党课”,也以情感共鸣增进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理解和认知,在对文献纪录片内涵与外延的扩展中提升了讲述中国故事的水平和能力。
创新的思想理念,开拓纪录片创作
融入客观理性的表述,是《山河岁月》能够多边讲述党史故事,打开中国叙事新模式的另一大因素。在时空纵横中,该片强化了故事场面的动态感和历史的真实性,它文风朴实真挚,没有大量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以历史的厚度、情感的温度让观众触摸革命的热度,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在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的镜头中,延安的年轻人在极为简陋的大学里以石窟作教室、泥巴石灰糊的墙作黑板、石砖头作桌椅板凳、沙盘和树枝作纸笔,把小米饭叫成“劳动饭”,把锅巴叫作“马列饼干”……透过这些珍贵的镜头,观众感受到了高昂的抗战热情和振奋的民族精神。
前往延安的年轻学生
同时,《山河岁月》第二季也饱含对当前社会的关照和对未来的展望,它既让观众看见了中国人民为求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战的历史,又让观众感知到江山锦绣的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如此有力的对比开拓了纪录片的创作视野,引发观众的热议。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道:“气壮山河,风云岁月。人间正道,百年辉煌。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真的很好,感谢先辈,感恩祖国。愿祖国繁荣昌盛!”“历史不能忘,吾辈当自强!”
可以说,得益于创作理念的创新,《山河岁月》以全新的范式与方法构建起新的话语和叙事体系,这对树立多元一体的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塑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与共同体认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着眼薪火相传,致力培根铸魂
党史故事在《山河岁月》中娓娓道来,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现了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增强了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令该片在探索中实现了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成功构建。
《山河岁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路走来的人格光彩和精神力量:赵一曼、杨靖宇等许多著名抗日英烈,他们以自己的牺牲矗立起一座又一座中国人民永不屈服的精神丰碑;当陷于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极其困难的境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大放异彩,铺就了砥砺奋进的底色……
1942年 南泥湾的土地上第一次种出水稻
从信仰到精神,从思想到观点,从立场到方法,《山河岁月》内容丰富。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极大丰富的新时代,对弘扬革命文化、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战火弥漫的时代,但去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却让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战斗在第一线的共产党人成为‘最美逆行者’,为我们留下了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山河岁月》总撰稿、总导演夏蒙说,“走遍万水千山,我们仍在路上。”
《山河岁月》着力转换叙事方式和话语体系,在深入浅出中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紧密联系,激励当代中国青年自觉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以此启智润心,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山河岁月》正在CCTV-1综合频道、CCTV-9纪录频道热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