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每个民族、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涌现一批影响时代发展的英雄人物,也都有建构、塑造与宣传英雄人物的方式与路径。影视作品中英雄形象是英雄概念可视化、具象化、生动化的呈现。近年来,以影视作品尤其是电影为载体讲述英雄故事、弘扬英雄主义,成为新时代孕育英雄成长和培育英雄精神的重要文化土壤。盘点近期电影创作中的英雄叙事,大体可以概括为革命英雄叙事、时代英雄叙事与传奇英雄叙事三种向度。而从这三种不同向度的创作中,我们又看到了电影创作英雄叙事同样的追求——即回到人性的复杂维度上去表现英雄的平凡与不平凡,找到其与当下时代生活的连接点。
历史记忆中的价值认同
英雄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不仅储藏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以中国人熟悉的革命历史作为叙事背景,通过对一个或一群英雄形象的塑造,使观众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价值认同,是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常用的方式。比如,《金刚川》截取抗美援朝战争中金城战役中的一段历史,在结构上设置四个单元,以多重维度讲述同一个故事,在渲染宏大场面的同时,将情感关注点放在朝鲜战场上的普通战士身上,从他们身上折射中国志愿军群体的坚忍不拔和牺牲精神。《悬崖之上》则以四位共产党特工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为内容,以高度克制而含蓄的情感,再现英雄人物的亲子之情、夫妻之情、战友之情、家国之情。
“认同”是与他人建立精神或情感联系的一种表达。而在各种认同中,价值认同是较为深层的一种。时代语境不同,“英雄”这个概念所承载的内涵有所不同。在那个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英雄”概念更多关联的是血与火的奋战、抗争、拯救。这对身处和平时期、过着平凡日子的普通人来说,有一定心理距离。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若想让当下的观众从心底里产生价值认同,就必须深入到琐碎细微的生活纹理之中,去表现革命先辈身上的闪光点和亲和力。《1921》在讲述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对情感的铺陈。影片中毛泽东在上海滩的奔跑、李达夫妇唱起《国际歌》相互激励等细节刻画,增加了共产党人的集体魅力。《革命者》选取李大钊被执行绞刑前38小时的多重时空为叙事视角,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立体丰满的革命先驱形象。
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英雄叙事相比,近期涌现的电影作品在宏观、大处观照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爱国精神的同时,往往从细节、小处着眼,尊重观众的个体经验和观赏感受,着力表现人物可敬可亲的一面,激发观众的崇敬和喜爱之情,并在具有互动性的观赏过程中唤醒他们的历史记忆,从而使他们对革命英雄形成更加感性的认知。
日常书写中的情感共鸣
英雄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其中蕴含着特定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不仅能引领新时代社会文化的价值理念,也可以对凝聚中国心、民族魂产生积极作用。近年来涌现的一批现实题材电影将视角锁定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时代英雄,以日常化的故事书写展现他们身上的时代精神。比如,《中国医生》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务工作者形象放置在普通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中进行塑造,带领观众在感同身受中读出平凡与普通背后的伟大与崇高。《我的父亲焦裕禄》以家庭视角展现焦裕禄的一生,家的叙事渗透到国的书写之中,为国尽忠与齐家故事之间切换,让观众看到了可爱的父亲与可敬的人民公仆这两个人物特质之间的内部联系。
当然,英雄叙事没有满足于将英雄拉回到人的层面,使他们沉迷于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英雄毕竟是英雄,电影在表现英雄拥有常人的困惑、苦恼、纠结之后,更要讲述他们作出毅然决然的选择和坚持的心路历程。比如《紧急救援》的创作者没有刻意表现灾难的残酷性与毁灭性,而是将惊心动魄的救援引向了追问生命哲学的高度,着力激发观者对实施救援的价值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夺冠》通过讲述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与巴西队对决的过程,诠释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精神,激发了不同代际观众共同的爱国情感。还有《烈火英雄》《黄大年》《中国机长》《攀登者》等,这批电影摆脱了简单机械的说教套路,将目光聚焦英模人物的平凡生活,使人物关键时刻迸发出的优秀品质与日常工作生活中表现的言谈举止交相辉映,让观众在这些“作为英雄的人”与“作为人的英雄”身上获得情感共鸣,为中国主流电影叙事方式创新做出了有益探索。
成长故事中的精神力量
文艺作品中传奇英雄的成长是一个古老的叙事母题,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积累了丰富的文本表达。因此,影视创作的英雄叙事在选材时,除了表现现实和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还挖掘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的故事资源,对想象中的传奇英雄进行演绎和延展。比如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以及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等,对文本中的英雄进行再演绎,借助成长故事表现创作者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彰显了电影这一文艺类别的人文关怀和恢宏视野。
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即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情感同频共振的体验。近期一批电影创作善于利用共情的手法,让观众与传奇英雄之间建立更深层的情感联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齐天大圣在困境中有过迷茫,有过自我否定,有过消沉,但他在与江流儿的相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最终成为正义与力量的化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只实现了从“恶”到“善”的转变,其胸怀也经由家的概念抵达国的范畴,最终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中担负起守护百姓的重任。《姜子牙》中昆仑弟子姜子牙在率领众神推翻残暴的商王朝,赢得封神大战胜利,即将受封为众神之长的巅峰时刻,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为重回昆仑,他踏上旅程,在战后的废墟之上,重新找到了自我。而《流浪地球》则以拯救地球作为文化象征,传递中国人对于宇宙、自然、家园、天下的理解与敬畏。在这里,中国人既是英雄叙事的“剧中人”,同样也是英雄叙事的“创作者”。可见,英雄成长的过程主要是其精神成长历程。无论是摆脱人们固有印象的抗争,还是从巅峰跌入低谷的落差,抑或是在巨大困难面前锲而不舍的探索,这些电影作品中的人物所遇到的困境与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都有些相似互文。观众可以在这些传奇英雄经历磨难实现精神蜕变的故事中,获得有益启示和精神力量。
总之,如何通过电影的多种叙事方式实现对英雄精神的精准呈现与传播,是新时代电影创作领域需要面对的重要命题。这需要作品在彰显民族精神、时代景观与文化心理的多重向度中,将更多诉诸中国人精神内核与情感结构的内容呈现出来,使其超越以往传统叙事文本的模式与套路,以期增加电影的思想深度与精神厚度。
(作者:李娟,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