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梁鸿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讲述她的家族故事。
王蒙、梁鸿、梁晓声、李洱、徐则臣、欧阳江河……能让这么多文坛名人前来捧场,是因为贾樟柯新出炉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拍了好几位大作家。该片共分18个章节,通过4代作家马烽(已故,由其女儿回忆)、贾平凹、余华、梁鸿,讲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贾家庄,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讲述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人心路历程。
谈起拍摄该片的缘起,贾樟柯说,他出生在山西汾阳,来北京学电影以后基本在北京生活,偶尔回老家拍拍电影。2015年,他突然特别想有更多时间在老家生活,因此回到汾阳贾家庄,在那里居住、写作。“在村庄里待久了,有两个东西给我特别深刻的启发,一个是乡村,另一个就是文学。”
“现在城市化进程这么快,大量人离开村庄进入城市,但中国长达五千年的乡村生活,实际上决定着我们很多的思维方法。城市的很多问题其实都跟乡村有关,思考城市的时候,必然会思考农村。但在电影这个媒介里,公众关心的焦点并不在农村,所以我希望通过一部电影,把过去几十年中国人的乡村经验拍摄出来。”贾樟柯说。
文学则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另一大主题。贾樟柯生活的贾家庄,曾经是作家马烽写作的地方,这让贾樟柯想到,可以让作家作为讲述者。“很多作家都来自农村,过去农家子弟通过写作变成作家,他们长时间观察农村,通过写作表达农村。这部电影用接力的方式讲述这几位作家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些岁月,连接起来就是从1949年到现在的个体经验。”贾樟柯认为,影片到最后不单只是关于乡村和文学,而是某种心灵史,让大家看到“中国人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作为片中唯一的女性作家,梁鸿讲述了关于她父亲、母亲、姐姐等亲人极为坎坷苦涩的人生故事,其间她数度落泪,哽咽失语。她透露,当时她在汾阳贾家庄第一次参加影片访谈,也是第一次见到贾樟柯,看到贾导拿了一摞特别厚的采访资料,这让她感到非常吃惊,聊的内容也是一直围绕她的童年、少年。“当我突然间回到童年时代,回到我某种记忆里的时候,我觉得每个人的记忆都包含着时代的一部分,是时代下的一种生活形态。”她还开玩笑表示,采访时她对贾樟柯完全不设防,说了很多真心话,没想到全剪进电影了。
贾樟柯的作品向来被认为是受众较小的艺术片,多年来也从未有过票房大卖的时候。在映后互动环节,电影学者戴锦华一句“这部电影有一定的观看门槛”,让主持人赶紧“救场”,连连表示,年轻观众也能获得新鲜独特的观影体验。对此,贾樟柯这样回应:“对导演来说,我们都渴望观众,但这个观众不是泛泛的。对于导演来说,拍我所拍,对于观众来说,自由选择,看你所爱,就可以了。”
至于“贾科长”的这部作品究竟有无门槛,或许86岁作家王蒙的映后感受可供参考。他说:“我年纪大了,平时一看电影就打盹,这个电影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打盹。别的电影都靠刺激、靠特技、靠明星,这部电影不靠这个。”
该片将于9月19日上映。记者 袁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