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就是玩吧?”“这专业是在网吧上课吗?”……4年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南京传媒学院)开设艺术与科技(电子竞技分析方向)专业,吸引了各方关注,有人曾好奇调侃。如今,20多位年轻人即将成为该校首批“电竞专业”本科毕业生。
随着电竞行业的快速发展,前几年,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这批率先吃螃蟹的学生,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及今后的就业方向,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从媒体对首批电竞专业毕业生的报道来看,电竞专业的学科运作,确实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
比如,电竞专业学生何某恒提到,他们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编程、统计软件、美术基础、统筹策划等。这些课程不仅没有“打游戏”,还有着相当高的专业门槛。而且,类似的专业知识,其实不只适用电子竞技产业,也适用于一些其他相关的数字化行业。
而从就业选择来看,该校首批电竞本科毕业生,约一半找到对口职业,包括游戏设计、游戏运营、赛事场馆运营等,而非成为专业的电竞运动员。
他们的课程内容和就业情况,无疑让外界对电子竞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事实上,自高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课程以来,不少人就将它简单地理解为教人打游戏,甚至认为它是误人子弟,浪费高校资源。但这是一种双重的误解。
首先,作为高校单独设置的专业,电竞专业的目标自然是培养出适应这条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人才,包括前端的游戏设计、策划,后端的赛事运营等,所谓教人打游戏,只是一种狭隘的理解。
其次,电子竞技也远远无法等同于打游戏。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电子竞技行业的上下游是相当长的,专门“打游戏”竞赛的电子竞技选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其实,不仅是电子竞技,任何行业都是如此。行业的发展壮大,一方面体现为上下游的关联产业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则体现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需要从业者能够对行业发展研究得精深、透彻。而对从业者来说,这些都是需要专业知识作为积累的。
所以,电竞相关专业进入高校,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竞从业者仅5万人,相关人才缺口高达50万人。这里的“人才缺口”,当然不仅仅是2019年写入新职业的“电子竞技员”,自然还包括游戏开发,乃至赛事解说等关联领域的人才。
换句话说,你甚至可以不会打专业游戏,但如果在赛事策划上有经验,照样能成为电竞产业大军的一员。反过来说,电竞专业并不是不学无术,相反,恰恰有着较高的专业学习门槛,就业方向也有一定的专业壁垒,而不是游戏打得好就行得通。
电竞本科生的就业去向,其实给了电子竞技行业自我正名的一个机会。未来,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高校在开设电竞相关专业上,越来越有积极性,毕业生在择业时越来越倾向于投身电竞产业,这都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不仅有利于填补行业人才缺口,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电竞行业逐渐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告别各种无序生长的问题。(熊 志)